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廣東南音(二)《何惠群嘆五更》

廣東南音(二)《何惠群嘆五更》

     

一)嘆五更

  「嘆五更」是廣東南音經常採用的表達手法,唱者依據「初更明月」、「二更明月」......「五更明月」的模式,遞轉演譯其內心世界。一般多是表達懷人、怨憤、悲痛之類的負面情緒。從現存資料看,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早已出現這種以五更五疊為主體的「定格聯章」式作品。例如陳朝伏知道所撰的《從軍五更轉》,每疊四句,每句五言,描述軍旅的艱苦生活。

    一更刁斗鳴,校尉逴連城。遙聞射雕騎,懸憚將軍名。
    二更愁未央,高城寒夜長。試將弓學月,聊持劍比霜。
    三更夜警新,橫吹獨吟春。強聽梅花落,誤憶柳園人。
    四更星漢低,落月與雲齊。依稀北風裏,胡笳雜馬嘶。
    五更催送籌,曉色映山頭。城烏初起堞,更人悄下樓。

  特別是隋唐以後,隨著佛教的盛行,民間佛教徒多以「五更調」來演唱佛經故事,具體例子有今天《敦煌曲子詞》中保存的《南宗贊》、《太子入山修道贊》和《南宗定邪正五更轉》等。

  專就近世廣東南音的「嘆五更」而言,題材頗為廣泛。例如是賭仔、煙精、怨婦、老女之類人物嘆五更。以下兩例,一是新馬師曾在電影《摩登二世祖》中的唱段,二是梁醒波在警世粵曲《肥黃狗與黃鼠狼》(唐滌生撰曲)最末的唱段。

>

  以歷史人物為題材的嘆五更,至今流行的南音錄音,有《光緒皇嘆五更》、《梁天來嘆五更》、《周邦彥嘆五更》等等,俱很易從網絡中找到。



                


  在粵劇大老倌中,新馬師曾應該是最擅長唱南音的一位。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乃多年從「粵語長片」中看過的安祿山嘆五更。電影名字早已忘記,劇情大概是說唐明皇橫刀奪愛,搶去安祿山愛人楊玉環,安祿山才被迫叛唐。由祥哥飾演安祿山,中間一段嘆五更,最末一句的唱詞,如無記錯,「誰是亂臣賊子,留待後世清談」。至今思之,猶嘆編劇才思高妙。


二)何惠群的生平

  《何惠群嘆五更》是一首流傳甚廣的廣東南音樂曲,面世至今已近二百年。很多人初次接觸,乍聽曲名,往往誤以為是一位名叫何惠群的女性在嘆五更。其實,何惠群只是作者而已。據《佛山大百科 • 佛山人物》的介紹,何惠群字和先,號介峰,順德倫教羊額鄉人。清嘉慶九年(1804)廣東鄉試解元。十四年(1809)成進士,授翰林學士、浙江新昌知縣。因性情清高,不慣官場風氣,任期未滿即辭官南歸,從此不再復出。此後二十年間,他大部分時間在廣州設帳講學,絕少與官場交往。道光年間,林則徐南來任兩廣總督,因是房師,才上門一見,不久便去世。

  何惠群多才多藝,除博通經史外,兼擅琴棋書畫,象棋水準尤其高超,時人譽為「國手」。他善於作詩填詞,著有《飲虹閣詩鈔》四卷。


三)內容分析

  何惠群《嘆五更》講述的,主要是一位青樓女子,因思念情郎,通宵不寐。今據清末光緒三十二年(1906)刊《嶺南即事雜詠(初集)》本,全錄其曲詞如下:

  懷人待月倚南樓,觸起離情淚怎收。自記與郎分別後,好似銀河隔住女牽牛。好花自古香唔久,只怕青春難為使君留。他鄉莫戀殘花柳,但逢郎便好買歸舟。相如往事郎知否,你睇好極文君尚嘆白頭。

  初更才報月生西,怕聽林間個隻杜鵑啼。聲聲泣血流(榴)花底,佢話胡不歸來胡不歸。怎得魂歸郎府第,等你喚轉郎心早日到黎。免令兩地音書滯,好似伯勞飛燕各東西。縱有柳絲難把心懷係,可惜落花無主葬在春泥。

  二更明月照窗紗,虛渡韶光兩鬢華。相思淚濕紅羅帕,伊人秋水為溯蒹葭。君你風流杜牧堪人掛,合歡同盞醉流霞。許多往事真如話,笑指紅樓是妾家。青衫濕透憐司馬,有乜閒心同你再弄琵琶。

  三更明月桂香飄,記得買舟同過個度繡(漱)珠橋。君抱琵琶奴唱小調,或郎度曲我吹簫。二家誓死同歡笑,都話個個忘恩天地不饒。近日我郎心改了,萬種愁懷恨未消。心事許多郎你未曉,敢就收你妹桃花薄命一條。

  四更明月過雕闌,人在花前怨影單。相思淚是令人怕,薄情一去再逢難。對影自嗟和自嘆,綠窗常掛望夫山。奴奴家住芙蓉岸,我郎家住荔枝灣。隔水相逢迷望眼,獨惜寫書容易寄書難。

  五更明月過牆東,倚遍闌杆十二重。衣薄難禁花露重,玉樓人怯五更風。怎得化成一對雙飛鳳,會向瑤台月下逢。無端驚破鴛鴦夢,海幢鐘處海珠鐘。睡起懶梳愁萬種,只見一輪紅日上簾櫳。

   

  首先,曲詞提到幾處地點,俱在廣州,故可確定故事的背景乃發生於廣州。例如「海幢鐘接海珠鐘」,海幢寺乃廣州四大名剎之一,位於今海珠區南華中路;「記得買舟同過漱珠橋」,漱珠橋亦位於今南華中路與南華西路交界處,橫跨漱珠涌,故名(1938年因建南華路而遭拆毀);「我郎家住荔枝灣」,荔灣前稱西關,自清代直至民國年間,一直是富商巨賈的聚居地,類似今天香港的半山區、九龍塘等高尚住宅區。荔灣馳名「艇仔粥」,相信沒有香港人未聽過的。至於「奴奴家住芙蓉岸」,後來版本多作「芙蓉澗」,恐怕並非地名,作者只為跟「荔枝灣」作對偶而隨意杜撰;「笑指紅樓是妾家」,有人認為是指廣州的「海角紅樓」,筆者不敢苟同。此句乃脫胎自李白的《陌上贈美人》詩「美人一笑褰珠箔,遙指红樓是妾家」,恐怕也是隨便拼湊,取其押韻,並無深意。

  曲中男女的關係,如果單看首段「他鄉莫戀殘花柳,但逢郎便好買歸舟」、「好極文君尚嘆白頭」云云,語氣好像是閨中少婦思念離鄉別井的丈夫。但細看之下,「怎得魂歸郎府第,等你喚轉郎心早日到黎」、「奴奴家住芙蓉岸,我郎家住荔枝灣。隔水相逢迷望眼,獨惜寫書容易寄書難」,顯然情郎尚在廣州,只是「近日我郎心改了」,移情別戀而已。再看他們平日的活動,俱不離青樓妓院的例行公事,例如「合歡同盞」、「奴唱小調」、「度曲吹簫」,更加確定女主角就是位紅顏未老恩先斷,被西關闊少拋棄的青樓歌妓。


四)唱詞比較

  一支南音樂曲,在發展流傳的過程中,經過不同藝術家的揣摩和加工,曲詞跟原初有所出入,當是十分自然的現象。只是,改動也不一定表示進步。以下試選擇幾句略作分析。

1)「懷人待月倚南樓」:各家或唱作「懷人對月」,意境自不及原本的「待月」為佳。況且,下文明謂「初更才報月生西」,則此時理應尚未見月,何來「對月」?

2)「好似銀河隔絕女牽牛」:樂府民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黃姑即牛郎星,與織女星遙隔銀河。「女牽牛」其實是「織女牽牛」的簡化,詞句本身並不表意,聽起來頗為彆扭。雖云南音是四三兩頓的句式,但不知何故,唱家俱不以襯字補足。

3)「初更才報月生西」:地球上所見的日月星辰,俱是東起西落。如果初更才報,月已西墜,試問如何能待至四、五更尚見明月?顯然不合物理。杜煥唱作「初更才報月光輝」,算是救回一著;不過,觀乎末段「五更明月過牆東」,何惠群的確把月亮視為西起東落,此句真的予欲無言了。

4)「聲聲泣血榴花底」:《嶺南即事雜詠》與五桂堂本俱作「流花底」,無解,似當為錯別字。

5)「縱有柳絲亦難把心懷係」:五桂堂本作「縱有藕絲亦難把心猿繫」,唱者多從。其實,當以原本為佳。藕絲柔細,當然不可能收煞得住心猿意馬,但如此句意,跟上下文理無甚關聯。原文之意,乃奴奴縱有像柳條的萬般柔情,亦難把愛郎的心懷縛繫,因此才進一步感嘆自家命褰,就像「落花無主葬春泥」。

6)「記得買舟同過漱珠橋」:五桂堂本作「買花」。以「買舟」較符合青樓的日常活動,即:西關闊少在歌艇尋歡作樂,艇在橋底下駛過。若作「買花」,則娼妓與嫖客在岸上招搖過市了。

7)「收妹桃花薄命一條」:五桂堂本同。後世錄詞者多把「收」改作「羞」,自漸形穢之意,於義亦通,但不及原初好。上句謂「心事許多郎你未曉」,如此萬般無奈,真是「被你攞命」,這是極度傳神的廣府方言。鳳嬋唱本即作「咁就攞你妹桃花薄命一條」。

8)「衣薄難禁花露重」:「禁」字讀平聲(如弱不禁風之「禁」)。五桂堂本作「花意重」,唱者多從。實際上,經此改動後,句意無解。呂紅唱作「衣薄難禁寒露凍」,於義亦通。


五)現存錄音版本

  何惠群《嘆五更》的南音錄音版本並不少。據溫乃堅先生的憶述,即有何耀華瞽師、稪蘭師娘曾灌錄過唱片;又據周剛先生所述,他家中藏有一張由何惠乾瞽師主唱的《何惠群嘆五更》唱片,高亭公司出品。「他用男聲唱出癡情怨婦憶良人的感人故事,用南音揚州腔六叮兩板,拉梅花腔來唱,但與現今唱的和百年古本粵樂府書中寫的,有很多唱詞和拉腔不同」。可惜這三個版本筆者俱無緣得聽。現存最古老的版本,當推民國初年一位名叫鳳嬋的歌姬所唱的。

甲)鳳蟬(約1910年代)
 
 

  這是現存最古老的版本,曲長12分15秒,演唱者鳳嬋,身份不詳。根據唐健垣先生多年前在香港電台節目《杜煥南音欣賞》的分析,其人當為青樓妓女,可能是得到恩客的捧場,出資灌錄唱片,用以分贈友好之類。唱片科技在民國初年尚屬新玩意,在今天聽來,錄音效果自然欠理想。特別是當時的蠟盤錄音,每面只得六分鐘左右,唱者一開始便要唱流水板。拍和樂器相當古樸,只有椰胡、三絃和一個梆子。比較特別的是最末部份,可能是錄音時間尚有剩餘,故唱者在原來曲詞之外,再續貂了幾句:「XXX,XXXX(按:此句已難以分辨),牛郎織女過渡銀河。聽想我奴奴真折墮,折墮到今生做個姑婆」。
<

乙)張月兒、張瓊仙(約1932)



  這是一個頗有特色的版本,由張月兒與張瓊仙合唱,歌林唱片公司在19­32年前後錄製,全曲共計11分46秒。唱腔基本上跟現今相同,但由兩人輪流­各唱一段。張月兒綽號鬼馬歌后,與小明星等并稱「四大平喉」;張瓊仙乃粵樂名宿梁以忠先生的夫人。拍和樂器有結他、琵琶、木琴、椰胡和高胡。高胡是在中間唱段才開始使用,而­結他與琵琶亦是輪替使用,故推測伴奏者應是當時兼擅這兩樂器的名音樂家何大傻(1896­-1957)。


丙)潤心師娘(1974?)

 

  潤心師娘姓曾,屬「佛山派」師娘,唱腔甚有寸度。由1955年開始,受聘於香港電台,每週演唱粵曲。現存這個《嘆五更》的版本,來源不詳,網上或稱香港電台錄音。印象中,德國文化協會在七十年代中曾於歌德中心舉辦過一次說唱大會,邀請了杜煥、潤心曾一批民間藝術家出席獻唱,這個版本可能就是該次的錄音。   此曲節奏舒徐,平淡委婉,幽怨動人,堪稱南音佳作。筆者個人意見,在現存多個《何惠群嘆五更》版本中,以潤心師娘這個版本為最好。伴奏樂器十分簡單,如無聽錯,只有洞簫和秦琴。在處理上,由「落花無主葬在春泥」轉乙反,至「奴奴家住芙蓉澗」句再轉回正線。



丁)杜煥(1975)


   此版本出自《訴衷情》鐳射唱片,乃杜煥瞽師於1975年的現場錄音。1974年,榮鴻增教授(當時仍是美國匹茲堡大學音樂系博士生)在香港聽到杜煥瞽師的南音演唱,深感此頻臨失傳的民間藝術,有必要進行搶救。1975年,乃安排杜煥瞽師一連三個月(每星期三次),於港島上環水坑口的富隆茶樓,作現場的演唱和錄音,《何惠群嘆五更》便是其中的一首。何以不選擇收音效果較佳的錄音室呢?主事者之意,為了準確地保存地水南音的原貌,有必要連同具體的演唱環境聲音亦記錄下來。

  最可惜者,由於拉奏椰胡的何臣瞽師已經去世,故只得杜煥彈箏自唱,伴奏效果略嫌單調。加上,杜煥的嗓音與演譯風格,跟《嘆五更》的內容不太合襯,今天聽起來,特別是跟潤心的版本相比較,不免稍為遜色。



戊)呂紅(年份不詳)

            

  呂紅乃粵樂名家呂文成(1898~1981)的千金,曾灌錄為數頗多的粵曲唱片。由於筆者手頭上暫無資料,這首《嘆五更》的具體出版年份不詳,估計是六十年代作品。伴奏歌器主要是古箏和椰胡。在處理上,以正線為主,只在「許多心事郎你未曉」至「隔水相逢空望盼」之間才用苦喉;二更段與五更段俱轉為流水板。至於演唱風格,此唱乃屬典型「女伶腔」的「粵曲南音」。唱者嗓音甜潤,字正腔圓,一板一眼,可謂無懈可擊。若跟潤心唱本作比較,由於彼此風格有所不同,只能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了。


戊)唐小燕(2008~2010)


 

  踏入廿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的南音說唱藝術基本上已宣告死亡。它之所以沒有像粵謳(解心)般完全消失,主因是它早已被吸收進粵劇體系之中。今天有心人欲重新提倡南音,實屬難能可貴,加上演唱者乃失明人士,我們站在保衛粵文化的角度,理應大力支持。

  平情而論,唐小燕的唱法,無論從曲詞、處理,甚至是行腔方面看,基本上都是呂紅唱本的翻版。

  有點可商榷的,乃「地水南音」一詞所指,應該是一種演唱風格,而不是唱者的個人身份。(把「地水南音」翻譯為「Blindman Nanyin」,容易令人誤導)。如果我們同意把杜煥、劉就、白駒榮等人的風格稱為正宗的「地水南音」,那麼,呂紅與唐小燕的唱法,只能說是接近粵劇「戲棚南音」的「女伶南音」、「粵曲南音」,卻不宜稱為「地水南音」。

  首先,地水南音的最大特色,乃是低迴纏綿,「子喉」的「地水南音」,本身就是有點自相矛盾。

  再從唱詞看,呂、唐唱本首段於「好似銀河隔住女牽牛」句後,加插了「日盼郎歸情萬縷,相思苦處幾時休」,然後才接原本「好花自古香唔久,青春難為使君留」;四更段於「綠窗常掛望夫山」與「我郎家住荔枝灣」之間,加插了「睹物思人情已冷,寒衾獨抱聽更殘」一句。加插新句的最大考慮,乃要使曲詞趨於工整。今天粵劇南音,格式全是上句(仄)--下句(陰平)--上句(仄)--下句(陽平)的四句一段模式,而古老的南音並無如此硬性要求,只要是上句(仄)--下句(平)--上句(仄)--下句(平)即可。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香港早期的「雀仔街」

香港早期的「雀仔街」


  今天香港的雀鳥販賣集中地,乃是位於旺角花墟園圃街的雀鳥公園,1990年代以前則在同區的康樂街。但是,香港開埠早期,華人大多聚居於港島中、上環一帶,因而戰前最早出現的「雀仔街」,亦是位於中環的閣麟街。

  閣麟街是一條由中環通往半山區的斜路,起初只是售賣鳥糧蟲蜢,後來才賣雀鳥,最後還兼售鳥籠。不過,它並非一條純粹的「雀仔街」,除了鳥號外,尚有不少食肆、酒莊、藥行、涼茶店之類的店舖存在。


  
 1927年的皇后大道中,左邊可見位於閣麟街口的永春堂藥店  1960年代的皇后大道中,左邊的三陽南貨,前址即永春堂,右邊為中央巿場


 
  [左圖]1895年的閣麟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照片中清楚可見到閣麟街右側的洪芳雀鳥、雲芳雀鳥等鳥號。[右圖]1935年的街景,「洪芳各草鳥號」的招牌仍可見到。永春堂的建築,今已整棟拆卸,成為通往半山手扶電梯的一部分。


         
    1937年的閣麟街,洪芳鳥號仍在         1952年的閣麟街,完全看不到雀鳥的踪跡     1964年代的閣麟街


  
       1970年代的閣麟街,左邊是大華國貨公司                21世紀後的閣麟街



  閣麟街雀鳥市場究竟是什麼時候消失的呢?根據吳昊教授在1996年香港電台拍攝的電視節目《一起走過的日子 --- 別鳥》中所稱,太平洋戰爭期間,閣麟街曾被日軍飛機轟炸過,不少建築物遭受破壞。戰後,閣麟街已無雀鳥店,反而出現很多販賣教會救濟品的商店云云。

  再參照資深傳媒藝人李我先生的說法,閣麟街的雀鳥店,恐怕消失得更早。《李我講古》第四輯《點滴留痕》,其中一篇〈香港有三條雀仔街〉謂:「(閣麟街)是一條斜路,以前兩邊有很多賣雀仔的店舖,所以為名。我小時候就經常去看雀仔。但後來因店舖不斷給人投訴污糟和阻礙交通,於是就陸續搬到得雲茶樓附近(永吉街右邊)營業,因為不少雀友都喜好到茶樓品茗,把店子開在茶樓旁邊,雀販才能多做生意。」(頁142)「雀仔街內賣的雀鳥以畫眉、鸚鵡、了哥、白燕為多,都是中國品種。」(頁143)

  按:李我先生出生於1922年,既謂小時候曾遊閣麟街雀鳥店,則至少1930年代初期,此地仍有不少的鳥號。至於鳥販逐漸遷至得雲茶樓附近?估計可能是三十年代的中期左右。



   
     1930年代與1980年代的德雲大茶樓       今天年過四十的中西區街坊,應該對此楝建築物仍存有深刻的印象


   
              香港舊式「一盅兩件」茶樓最大的特色,除了吊扇和痰盂外,非鳥籠莫屬


  得雲茶樓附近鳥檔維持的日子並不長,李我續謂:「不過,這些雀店後來又陸續關門,空舖卻漸漸變成很多專做匯錢回鄉的店舖,記得當中有一間「鴻雁寄」最出名。和平後,香港的雀店全由港島搬到旺角康樂街,那就是第二條雀仔街,即今朗豪坊的位置。(頁142~143)

  按:「雀仔街」由得雲茶樓遷至康樂街,中間其實還有另一處,只是李我先生說漏了,那就是位於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俗稱國家醫院)附近,今天仍舊維持舊名的「雀仔橋」了。


  
     今天的雀仔橋,上方藍色建築物是樂善堂梁銶琚中學          另一角度的雀仔橋,上方建築是國家醫院


  雀仔橋並非一道真正的橋樑,只是一條兩面呈斜坡狀的狹路,看起來有點像中國式的拱橋而已。上世紀三十年代,它成為雀鳥商販的另一處集中地。

  雀仔橋鳥業的式微,應是在1941年以後。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香港淪陷,百業蕭條,民生凋弊,養鳥成為極度奢侈的事情,鳥店生意自然一落千丈。戰後,雀仔橋兩旁全是一些販賣故衣的攤檔。待至香港雀鳥業的重振,集中地亦轉移至九龍的康樂街了。


   
        昔日雀仔橋上的商店               1960年代的雀仔橋            1978年的雀仔橋

    回顧香港戰前的「雀仔街」,筆者估計,應該是經歷過一段由東往西遷移的過程。大致的情況是:直到1930年代初期,集中地仍是閣麟街;30年代中期以後,西遷至德雲茶樓附近,其後再遷至雀仔橋。這三處地方,相距雖不算甚遠,但走起路來也絕非近在咫尺。雀仔橋鳥業興盛之際,閣麟街與德雲茶樓一帶當早已鳥業絕跡。因為以香港當時的人口規模,不應該同時擁有幾條「雀仔街」的。

(按:此文乃筆者根據有限資料所作的一點臆斷,並未經過詳細縝密的考證,目的只是懷舊,結論未必正確)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莎韻之鐘(サヨンの鐘)

 
          薰妮的原唱粵語版                    許冠英那種懶洋洋的「屌絲」風格也別具韻味

  筆者對《莎韻之鐘》產生興趣,始自一首中學時代十分流行的粵語歌曲《每當變幻時》(1977)。薰妮憑此走紅,更獲得香港首屆「十大中文金曲獎」。很多人根據唱片的介紹,以為作曲者是周藍萍,實則是場誤會。周氏為此曲國語版《月光小夜曲》的填詞者。這首歌的原裝正版,乃是一首四十年代初風靡中、日、台的日語歌曲《莎韻之鐘》,而背後更有一段小故事。

一、莎韻的故事 

   
  鹽月桃甫油畫:莎韻之鐘            電影劇照:莎韻與日本教師      李香蘭(右)飾演莎韻,三村秀子為其同學  


  故事發生於日治時期的台灣宜蘭縣南澳鄉。1938年(昭和13年)9月,一名於原住民村落內兼任日語教師的警手田北正記,因接到從軍徵召令,乃離開宜蘭山區,前赴中國戰場。途中遇到暴風雨,河水猛漲,在橫渡武塔南溪時,同行一名協助揹扛行李的泰雅族十七歲少女莎韻,不幸於便橋上失足,被水沖走。台灣當局乘機大肆渲染和廣泛報導,刻意把意外事件表揚成「愛國」的行為。

  1941年,台灣總督長谷川清(1883-1970)親自接見莎韻的家屬,並頒贈一枚刻有「愛國乙女サヨンの鐘」(愛國少女莎韻之鐘)字樣的桃形銅鐘。其後,總督府更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如立碑、畫像、話劇、作曲等,事蹟也被編入小學教科書,成為當時台灣家喻戶曉的愛國故事。《莎韻之鐘》一曲就是這樣背景下誕生的。


二、電影與其歌曲

  1942年,台灣總督府為了進一步推動其皇民化教育,宣傳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乃出資委請民間電影業者拍攝電影《莎韻之鐘》。電影由李香蘭(山口淑子,1920-2014)主演,翌年七月於台、日、華北、上海、滿洲等地上映。李香蘭除擔任女主角外,同時也演唱電影中的主題曲(《莎韻之歌》)和插曲(《台灣軍之歌》)。

  《莎韻之鐘》由音樂名家古賀政男(1904-1978)作曲,西條八十填詞。原唱者渡邊はま子,亦40年代日本著名歌星。全曲詞詞如下:



あらし吹き巻く 峯ふもと       暴風雨吹襲著高峰山谷,
 流れあやふき 丸木橋         洪流衝擊獨木橋,
渡るは誰ぞ うるわし乙女          那過橋的美少女是誰呀?
紅きくちびる ああサヨン       嘴唇紅潤的沙韻阿。
晴れの戦に 出てたまふ           為了捍衛鄉土勇敢上沙場
雄雄しき師の君 なつかしや      雄赳赳的恩師讓人思慕不已
担う荷物に 歌さえほがら          肩上扛著行曩歌聲響遍山谷
雨は降る降る ああサヨン          大雨一直下著阿沙韻。

散るや嵐に 花ひとえ                  可憐紅顏一枝花命喪激流中
消えて哀しき 水けむり              滾滾洪水一去不復返
蕃社の森に 小鳥は鳴けど          山地村的林中小鳥依然鳴叫
何故に帰らぬ ああサヨン          為什麼沙韻你不回來阿~

清き乙女の 真心を                   清純少女的真心
誰か涙に 偲ばざる                   有誰能不為妳落淚
南の島の たそがれ深く              南島的黃昏近晚時刻
鐘は鳴る鳴る ああサヨン          鐘聲響呀響呀 沙韻阿    


  以下四段分別是:電影剪接片段、電影主題曲《莎韻之歌》、電影插曲《莎韻之鐘》和電影插曲《台灣軍の歌》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軍之歌》(1940)原非為電影《莎韻之鐘》而創作的。只因台灣總督府的要求,為鼓舞全體軍民士氣,電影才特意在歡送田北正記出征的篝火會那一幕,由女主角李香蘭兩度率眾齊唱。


  這首歌由山田榮一作曲,臺灣軍報導部(一說本間雅晴)填詞,灰田勝彥原唱。平情而論,此首軍曲的確是慷慨磅礡、氣勢不凡。(相較之下,我們的《義勇軍進行曲》雖然也不算差,但用作「國歌」的話,不禁容易令人想起,毛共當年那種過度強調「與天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的鬥爭精神;而屢興運動,弄得國家常年在生死邊緣掙扎,所謂「最危險的時候」云云,今天聽來,便顯得有點過時和格格不入了。)。

  歌詞第一段描述台灣位處西太平洋要衝,日本帝國南進管道,由堅強的台灣軍鎮守。第二段歌頌乙未戰爭期間在台灣病故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身後五十年間一直被奉為台灣軍的精神楷模。第三段歷數中日開戰後,台灣軍被派往上海、南京、武漢、海南島與南寧馳援時的武勇。第四段自負在建設遠東新秩序時,台灣軍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參見《維基百科》)



三)《月光小夜曲》

  
  《月光小夜曲》乃填上中文歌詞的國語版《莎韻之鐘》,由周藍萍填詞,原唱者可能是紫薇(一說是張清真)。大概台灣在光復後,國府對於昔日殖民地的烙印一直諱莫如深,此曲一般只標示填詞者名字,不見提及古賀政男,因而很容易令外人產生周藍萍就是作曲者的印象。

  全曲歌詞如下:
  
  月亮在我窗前徜徉,投進了愛的光芒,我低頭靜靜地想一想,猜不透妳心腸。好像今晚月亮一樣,忽明忽暗又忽亮,啊....到底是愛還是心慌,啊....月光。

  月夜情境像夢一樣,那甜蜜怎能相忘,細語猶在耳邊蕩漾,怎不叫我回想。我怕見那月亮光,抬頭把那窗廉拉上,啊....我心兒醉心兒慌啊....月光。


< 



四)莎韻紀念公園與紀念碑

   
  今天,在台灣宜蘭蘇花公路的旁邊,有一座莎韻紀念公園,「莎韻之鐘」就座落其內。

     
莎韻紀念公園全貌              公園內的鐘亭


 


  公園入口處建有牌坊,「莎韻之鐘」掛在園內鐘亭的中央高處,亭下有一塊大理石碑,正面寫著「莎韻之鐘」,背面則有莎韻事蹟的簡介。每當整點時,預先錄音的鐘聲便會透過擴音器響起,然後就是依次播放日文版的《莎韻之鐘》與國語版的《月光小夜曲》。不過,真正的紀念鐘早已下落不明,此鐘乃1997年南澳鄉公所建置莎韻紀念公園時重新鑄造的,並非古物。

  真正的遺跡應是日治時代所樹立的「莎韻紀念碑」(左圖),座落地點離公園不遠。可惜碑文已遭到人為破壞,部份字體被刮掉。(圖片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