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令人感動的日本演歌--南国土佐を後にして

令人感動的日本演歌--南国土佐を後にして(離開南國土佐之後)




                 詞/曲:武政英策    演唱:ペギー葉山

         南国土佐を後にして           自從離開南國的土佐之後
         都に来てから幾歳ぞ           來到都市已有數年
         思い出します故郷の友が         回想起故鄉的朋友
         門出に歌ったよさこい節を        啟程外出時唱著的民謠《夜來小調》來
         土佐の高知のハリマヤ橋で        「在土佐高知縣的播磨屋橋
         坊さんかんざし買うをみた        看到和尚購買髮簪」

         月の浜辺で焚火を囲み          月光下的海邊,圍著營火 
         しばしの娯楽の一時を          片刻暫時的歡樂 
         わたしも自慢の声張り上げて       我也自豪地高聲喊叫 
         歌うよ土佐のよさこい節を        唱起土佐的民謠《夜來小調》來
         みませ見せましょ浦戸をあけて      「盡情地看吧 黎明的浦戸灣
         月の名所は桂浜             月光下的風景名勝是桂浜」

         国の父さん室戸の沖で          書信上提及 家鄉的父親 
         鯨釣ったと言う便り           在室戶的海上 捕獲鯨魚 
         わたしも負けずに励んだ後で       受到鼓舞後 我也不認輸
         歌うよ土佐のよさこい節を        唱起土佐的民謠《夜來小調》來
         言うたちいかんちゃおらんくの池にゃ   「衝口說出來不好 在我們家的池塘
         潮吹く魚が泳ぎよる           鯨魚噴水 游了過來
         よさこい よさこい           夜來了 夜來了」



                       ペギー葉山不同時期的幾個現場演唱版本


     
其他歌手的不同版本。  畢竟是男人的歌,還是由男性來唱,比較有味道



(一)歌曲與電影(1959)

  區區對日本傳統音樂的認識極其膚淺,甚麼是演歌?不甚了了。總之,凡是用大和五聲音階譜唱的歌,就是演歌。試看此樂曲,全首幾乎找不到 RE 或 SOL 這兩個音符,所以便視它為演歌好了。

  一般提起這首名曲,人們便會想起歌手ペギー葉山(Peggy Hamaya, 1933~2017)來。事實上,ペギー葉山並非原唱者。此曲最先灌成唱片,是1953年丘京子的版本,1955年再由鈴木三重子翻唱,不過二人的版本,並未受到大眾的注目。直到1959年ペギー葉山再次灌錄唱片時,雖是第三手錄唱,但卻大受歡迎,首年唱片銷量即達一百萬張(以後累計達二百萬張),葉山憑此曲出席了1959年和1989年日本的NHK紅白歌合戰。1974年她獲贈高知巿名譽縣民,2012年高知巿播磨屋公園設置本曲的紀念碑,每天由早至晚,每隔一小時即播放歌曲一次,葉山真可謂名利雙收。所以,人的窮厄顯達,除了決定於自身的實力外,有時際遇運氣亦是極其重要的。


   
(左)丘京子原唱版本,歌曲由3:00開始  (中)2012年出席歌碑揭幕典禮    (右)播磨屋橋公園 日本人有著奇怪的捕鯨情意結


  由於歌曲大紅,1959年亦順理成章地拍成同名的電影(中文翻譯是「再見南國」),由小林旭和淺丘琉璃子主演,葉山也有客串演出,而且還是飾演其自己本人。故事大概講述由小林旭飾演的職業老千,在出獄後本來已經洗心革面,回到土佐故鄉,重新做人。但因其愛人的父親,生前曾借下鉅債,小林旭為了替淺丘琉璃子償還,被迫回到東京謀生。他曾得到歌手葉山的支持,贈款鼓勵,使其重新振作。小林旭被迫重操故伎,在最後的一場賭桌決鬥中,忽然傳來葉山的歌聲,小林不禁心盪魂搖,大呼停唱。歌聲一停,骰子擲下,有如神助,險勝對手。小林最後留未婚妻照顧老母,自己則瀟灑地到警察局自首。

       


(二)二戰期間鯨部隊的軍歌

  雖然《南国土佐を後にして》一般是題為武政英策撰曲填詞,其實他並不是真正的作者。此曲的前身是當年日本侵華的支那派遣軍第40師團第236聯隊的軍歌,由思鄉的軍人自發創作,原作者已無從稽考。第40師團簡稱「鯨部隊」,成員皆來自四國。它下轄三個步兵聯隊:第234聯隊來自丸龜(讚歧),第235聯隊來自德島(阿波),第236聯隊來自高知(土佐)。戰後,復員軍人把此曲帶回日本,武政英策本身是高知人,其實只是採曲者。他的工作,除了記譜外,就是把歌中的幾個詞語,略作改動而已。例如,把「支中」改為「都」,離家不是前往中國,而是到城巿;篝火的場景,則由「月の露営」改為「月の浜辺」;把我也要緊快建立戰功(手柄)改為不能落後認輸.....。總之,就是將所有關於侵略軍旅的味道洗刷乾淨。

   
打仗本來就是各為其主,誰會願意離開家人,戰死異鄉,有時實在身不由己。(右)由九十多歲老兵唱出昔日的軍歌,聽來亦不禁令人動容

  區區淺見,今天我們聽這類日本軍歌,不必抱著太多的思想包袱,就當它是純粹的文藝作品好了。一來抗戰結束已經多年,當日的侵華皇軍,絕大部份已經物故。今天的日本,已是全世界最愛好和平的國家,所謂「軍國主義復辟」,政治笑話而已。歷史發展的運會,中華民族在廿世紀徹底走進了谷底。自己不爭氣,自然要被人欺負,問題只是甚麼形式,政治軍事,抑或經濟、文化的侵略而已。中國何嘗不侵略別人?不然的話,今天的中國,還是岐山下周原的一條小村,我們廣東可能還是屬於南越國的版圖。

  抗戰期間,有部份侵華日軍,兇殘暴虐,殺我同胞,固然可恨。但回頭一想,無論是歷史文獻,抑或故老口傳,當年都是皇軍中的台灣「同胞」(很多人是當翻譯或警察),最為殘暴,欺壓中國百姓最厲害。新加坡淪陷後,華僑慘遭屠殺,據生還者憶述,開槍者中竟有說福建話的軍人,試問這筆賬怎麼算?

  何況,在廿世紀,殘殺中國人最多者,肯定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國人」。非我族類,戕害對方尚易理解;自己同胞,卻被強加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諸如「黑五類」、「反動學術權威」之類),慘遭迫害,甚至還被屠殺烹吃,這是甚麼世界?日本人無論怎樣殘暴,還不至於吃中國人的肉吧。假設某天有個青年人,走過來對你說:「我貧無立錐之地,買不起房子,你卻擁有多於一間的物業,我跟你是階級敵人,苦大仇深,我非要吃你的肉不可!」你該如何回應呢?如果我們願意原諒過去的中國人,那麼日本人也理應被原諒(反過來也如是)。

  總之,我們今天身為中國人,面對歷史問題時,必須務實一點,冷靜一點,理智一點,一切向前看吧。如果動輒便要翻舊賬,訴諸情感的話,某黨某集團早該踢進歷史的垃圾堆。我們面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以至政府時,便很難自處。當然,歷史事實亦絕不容圖賴,今天的確還有部份日本人,試圖否認過去侵華的劣跡。我們面對這方面問題時,必須義正詞嚴,立場鮮明,但也不必開口閉嘴,整天把「日本軍國主義」掛在嘴邊。宣揚煽動民族仇恨的人,通常都是別有用心的。



(三)純信與阿馬的愛情故事

  由於《南国土佐を後にして》是高知縣士兵的思鄉曲,因此全曲的內容,很多皆跟高知縣(舊稱土佐)有關。除了地名,例如浦戶灣、桂浜、室戶岬等外,《夜來小調》(よさこい節)亦是土佐著名的民謠。阿波舞、夜來祭、新居濱太鼓祭、松山祭合稱四國四大祭。高知巿每年8月9~12日舉行的「夜來祭」,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歌詞中所謂「在土佐高知的播磨屋橋,看到和尚買髮簪」,就是《夜來小調》原有的內容,它背後有著當地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話說在江戶時代,土佐竹林寺的僧人純信,愛上了焊鍋匠的女兒阿馬姑娘,他在播磨屋橋的商店購買髮簪,打算贈與心上人,卻因此被人看見識破。純信本來打算跟阿馬私奔往讚歧,中途被人追捕,二人最後被迫分離。

   
今天的播磨屋橋,留意到阿馬姑娘頭上的髮簪沒有